财务分析/中国出口数据有何下行空间? \李灵秀?
今年,受报复性关税政策影响,我国外贸统计出现明显“噪音”,显得有些不正常。 10月份申报进出口数据双双下滑,主要原因是基数错位、工作日统计差异、“出口抢购潮”结束等多项因素。首先,去年9月的严重风暴季节导致出口意外下降。运输和船期延误导致10月份基数高于正常水平。还导致9、10月份出口数据误报,即9月份低,10月份高。因此,今年以来10月份出口“意外”录得负值。二是今年10月(18日)较去年同期减少1个工作日。若剔除该因素,10月出口和进口均呈正值,同比分别增长4.4%和6.6%分别。类似的情况上个月也发生过。 9月份,由于比去年同期多两个工作日,实现了8.3%的高增长。再次,在报复性关税刺激下,中国前期出口呈现“抢出口”行为。由于下半年中美贸易关系回避,外贸企业“抢出口”势头有所减弱,10月份出口数据的回落也算是对此前超高速增长的“补偿”。从10月份我国对东盟、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年增速放缓也可以看出,“抢出口”和“抢转口”已经告一段落。有对新兴市场不同布局的支持。预计,在去年11月、12月出口基数持续增加的背景下,我国外贸数据确实存在季节性疲软的风险。然而,考虑分析认为,上述因素均为短期干扰,外贸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多元化布局也给底部带来支撑,因此外贸前景不宜悲观。